刀狀黑黃檀的木材特征和起源

2018-11-28來源:網(wǎng)友整理關鍵詞:木材熱度:8763
刀狀黑黃檀和黑黃檀無論是在木材解剖特征和植物學特征上均難以分辨,經(jīng)木材解剖和樹木形貌比對,證實二者系同一樹種,所以應宜將二者合并,只保留刀狀黑黃檀這一…

  刀狀黑黃檀和黑黃檀無論是在木材解剖特征和植物學特征上均難以分辨,經(jīng)木材解剖和樹木形貌比對,證實二者系同一樹種,所以應宜將二者合并,只保留刀狀黑黃檀這一樹種名稱,黑黃檀作為異名。

  刀狀黑黃檀Dalbergia cultrata和黑黃檀Dalbergia fusca是我國《紅木》國家標準(GB/T 18107-2000)里面所收錄的樹種,隸屬于黑酸枝木類,但是這兩種木材的區(qū)別一直是令當今木材樹種(類)鑒定人員深感困惑的事情,故有必要認真對比二者的木材解剖結構并追溯植物學命名過程與區(qū)分的起源。

  樹種的木材學特征

  刀狀黑黃檀和黑黃檀在《紅木》國家標準(GB/T 18107-2000)頒布實施之前就已經(jīng)為部分木材識別人員所熟知,習慣稱謂是黑酸枝,在國家標準中亦被列入黑酸枝木類,但是這類木材的顏色、密度和花紋多有變化,不可因所屬類別而認為每塊樣品都適合標準中的必備條件。

  樹種的名稱起源和植物學特征

  刀狀黑黃檀是落葉喬木,樹高7~33 m,是原產(chǎn)地落葉林中**大的樹木之一,但在燒墾后形成的次生林中較為低矮。樹干通直,縱向溝裂;樹皮薄,灰褐色,光滑或有鱗屑。樹冠密集或狹小,呈現(xiàn)圓形、筒形;短分枝柔軟而細長,橫切面為凸透鏡形狀,具皮孔;枝條幼時具茸毛,后漸脫落。復葉為一回奇數(shù)羽狀,長10~15 cm。小葉7~13枚(3對或5~6對),互生(2葉接近);長2.5~6 cm,寬1.2~3 cm;倒卵形或橢圓形,有時頂端下垂,先端圓或凹缺,具凸尖,基部鈍或圓;綠色,革質,表面光滑無毛,有些背面被伏貼柔毛;脈序羽狀;葉片邊緣平整或略呈波狀。花腋生或腋下生,圓錐花序?;ü谛。?~4 mm,具5片蝶形花瓣,白色或粉紅色,旗瓣略顯綠色?;ü1幻?;花萼鐘狀,淺綠色,萼齒5枚,長短不一。雄蕊9~10枚,單體,花絲白色,花藥淺橘色;子房無毛,具柄,有胚珠3粒。莢果長橢圓形至表帶形,直或稍彎曲,扁平,長5~10 cm,寬0.9~2 cm,薄革質;新鮮時為綠色,成熟后變?yōu)楹稚4蟛糠智v果內(nèi)含1枚種子,少數(shù)則有2~4枚;種子腎形,扁平,長約10 mm,寬約6 mm?;ㄆ谠?月至4月,花通常呈現(xiàn)白色,并具芳香氣味,果期從4月可一直持續(xù)到次年1月。主要產(chǎn)于緬甸,泰國和老撾。

  黑黃檀屬落葉喬木,高達25 m。枝纖細,薄被伏貼絨毛,后漸脫落,具皮孔。羽狀復葉長10~15 cm,托葉早落;小葉(3-)5~6對,革質,互生,卵形或橢圓形,長2~4 cm,寬1.2~2 cm,先端圓或凹缺,具凸尖,基部鈍或圓,上面無毛,下面被伏貼柔毛。圓錐花序腋生或腋下生,長4~5 cm;分枝長2~3 cm,被毛;小苞片線形,先端急尖,長約1 mm;花梗長約2 mm,被毛;花萼鐘狀,萼齒5枚,上方2枚圓錐,近合生,側方2枚三角形,先端急尖,下方1枚較其余的長1/2;花小,蝶形,長6~8 mm,花冠白色,花瓣具長柄,旗瓣闊倒心形,翼瓣橢圓形,龍骨瓣彎拱;雄蕊10或9枚,單體;子房無毛,具柄,有胚珠3粒。莢果長圓形至帶狀,長6~10 cm,寬9~15 mm,兩端鈍,果瓣薄革質,對種子部分有細網(wǎng)紋,有種子1~2粒;種子腎形,扁平,長約10 mm,寬約6 mm?;ㄆ?-4月,果期翌年2-4月。產(chǎn)云南。越南,老撾,緬甸亦有分布。

  綜上所述難以看出這兩個樹種的區(qū)別,D.fusca的命名人皮埃爾(Pierre)曾比較過二者在植物學特征上的差異,描述如下:D.fusca與D.cultrata非常接近,只是D.fusca的小葉較小,小葉下方緊貼短柔毛。我國林學家曾根據(jù)雄蕊數(shù)目不同(9枚)和萼齒不等長發(fā)表了版納黑檀Dalbergia fusca var.enneandra Zou et Liu這一新變種(植物分類學報22:342.1984),然而,事實上本屬許多種的雄蕊數(shù)目都同時有9枚和10枚,至于萼齒長短,皮埃爾在初次描述D.fusca時已指出最下1枚較其余的長1/2,據(jù)此予以歸并。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nèi)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wǎng)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